https://gvlf.gvm.com.tw/article_content_19461.html
高雄人的告白 2018/12/3
公元兩千年八月,我離開高雄。那一年,陳水扁高票當選總統:第一次政黨輪替, 第二次民選總統,整個島上雖然有許多人心情盪到谷底,卻有一半以上的人民,對未來充滿嚮往和渴望。還記得選舉前,國中同學們在校園裡揮舞著民進黨綠底白米字的小旗子,國三國文老師讀《台灣之子》讀的慷慨激昂。也是那一年,我從高雄市長謝長廷手中接過畢業獎項與合照,不到兩個月後永遠離家,從此高雄的熾熱豔陽不見蹤影,美國入秋整樹的葉子,紅和綠黃交揉一起,錯的真美麗。
十幾年過去了,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,蛻變為一個專職的世界旁觀者。我長大了,但是我的故鄉卻停滯不前了。我在美中之間飄蕩,但是家回不去了。當國外的朋友搞不清楚高雄在哪裡,有時難免一陣酸楚:想當年,高雄繁華曾經是全球吞吐量第三大進出轉運港?
可是這次選舉,我從海外觀察,非常驚訝。我那個記憶中綠營鐵票倉的故鄉高雄,竟然有人揮舞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:而且不是一兩個人,是好幾萬人,好幾十萬人;我的故鄉高雄,從不被重視,一南一北兩個世界,這次選舉竟然成為全台矚目的焦點;我那個經濟不斷衰退的故鄉高雄,竟然來了一個不見經傳的黑馬人物,不自量力選市長,結果還高票當選。
誰是韓國瑜?可以分析說他像草根川普,用鮮明的口號「高雄發大財」,類似川普英文的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!也可以看到韓國瑜激起民眾士氣,甚至吸引海外華人回高雄服務,如同2008年帶來新希望的歐巴馬, 讓美國人民積極投入政府工作,讓美國選民群情激動的吶喊:「我們可以改變 」(Yes We Can!)但是韓國瑜最讓我佩服的,應該是韓國瑜的高情商,一眼看穿高雄人的盲點:情緒勒索。
心理學家 Susan Forward 提出的《情緒勒索》一書(Emotional Blackmail) 在美國和台灣都非常暢銷, 最主要就是探討如何看出並解決身邊人用FOG (Fear,Obligation,Guilt 恐懼,義務,和罪惡感)來要求你,甚至控制你的所作所為。
高雄這二三十年來,不斷重複上演情緒勒索的戲碼:
-執政者提出需求, 在這裡代表選票;
-高雄人民如果想要表達不滿意或是反抗,執政者就施加心理壓力:你們不要糟蹋我,糟蹋高雄,高雄是我們的家園,毋通嫌這個家,我們做有骨氣的台灣囝等等。
-如果市民依然選擇理性反駁,執政者就再繼續威脅:
1)不選我就是不愛台灣,一九七九的美麗島事件,228犧牲,台灣人悲情歹命子的命運忘記了嗎? (使人民產生罪惡感 Guilt )
2)中共滲透無所不在,不害怕了嗎(使人民產生恐懼 Fear)?
3)反對我,就代表不認同,不守護,不愛惜台灣的民主 ?(使人民產生義務責任感 Obligation)
-最後市民不得不被逼就範 ,執政者再次當選,看起來好像是雙贏,其實是人民又屈服了。
-執政者認為這一套可行,於是四年後又用同樣的選舉套路繼續贏得選票,一齣戲上演了二三十年樂此不疲。
但是韓國瑜裂解了這個情緒勒索的環扣:我沒有糟蹋高雄,我提出數據證明高雄又老又窮;我沒有不愛台灣,在台灣島上的每個人,不愛台灣要不然愛菲律賓嗎;我沒有不認同台灣的民主,我珍惜台灣的民主,但是人民不需要鬥爭,人民需要民主2.0 版民生。
韓國瑜為高雄市民重新建立情緒界限 (boundaries),告訴高雄市民二十年過去了,你們互不相欠。你們可以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,因為,這是你的人生,你不該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。
不管最後韓國瑜有沒有做到真正翻轉高雄的經濟,他至少做到了一點:翻轉高雄人二十年來陷入情緒勒索的困境。韓國瑜提升了高雄人的自我價值感,這才是他這次獲得支持而勝選的真正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