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headline/20170909/37776214/%E7%84%A6%E9%BB%9E%E8%A9%95%E8%AB%96%EF%BC%9A%E6%94%B9%E7%B5%84%E6%95%91%E6%B0%91%E8%AA%BF%E7%84%A1%E8%B7%AF%E7%94%A8%E6%86%B2%E6%94%B9%E6%89%8D%E8%83%BD%E6%95%91%E5%8F%B0%E7%81%A3%EF%BC%88%E6%9D%8E%E7%8E%A5%E6%85%A7%EF%BC%89

焦點評論:改組救民調無路用 憲改才能救台灣(李玥慧) 2017年09月09日

傳聞多時的換閣揆大戲終於上演,蔡總統期待內閣改組讓她順利掙脫低民調的泥沼,但回顧歷史,扁馬政府各8年分別換5次閣揆,這招內閣改組搶救民心早行不通。

賴上林下,但閣員變動幅度小,顯示組閣權非賴清德主導。實際上誰組閣就誰負責,這再簡單不過的道理,但在台灣不是這樣。
九七修憲取消國會對閣揆的同意權,總統職權界線也沒有獲得釐清,造成體制混亂。政客砸了算盤,追求自由平等的台灣人民直接蒙受其害,318學運釋放的正是民眾對已經失衡憲政體制的不滿與怒吼。雙首長或半總統制的學理爭論不休,無法掩蓋大總統的事實。政治現實上總統有最高行政權,直接任命閣揆,但「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」卻仍存在於《憲法》第53條規定中,由閣揆向國會負責而非總統。
這讓總統職權空間模糊,難以課責,更會讓一意孤行或價值空洞的施政,變相侵蝕民主化成果。這矛盾關係,政治權力運作上有幾種可能,一是行政院長繼續當總統擋箭牌,有事就換人。另一種則是大閣揆,只是倘若與總統發生衝突,該如何處理就成為政治難題,因為《憲法》對閣揆任期並無規定,釋字419號認為總統對於閣揆的辭職有裁量權。

現制總統無法課責

現行體制問題在於即便總統想做事,也無法名正言順做好事,而做壞事更無法被課責。不思改革,一再繞道體制外並非正道。蔡總統毀諾,選擇以黨主席的身分來當台灣總統,蔡主席經常在黨中常會和政務官討論政策,做出總統身分的決策或公開發言,如李明哲案、前瞻計畫、年金改革、同婚、815全台大停電等。蔡總統也選擇餐敘、便當會進行重大決策,如拍板無數重大政策,匆匆喊卡的「執政決策協調會議」,一例一休、年金改革、前瞻計畫等,都是在這會議上做成,但除了官方公布的寥寥說明外,難以想像沒有會議紀錄,民主監督淪為空談。
蔡總統也低估了總統職權高度和憲政分際,在她親自主持的最終場司改國是會議,對表決未過半的議案竟拋出一句「所以你們現在打算怎麼辦?」最後提議修改後再付表決。總統豈能是一名強勢會議主持,找人開會,各言爾志或是爆發衝突,逕付表決或是草草收場呢?當時司法院院長還坐在台下,如果當天通過的是「總統實質任命終審法院法官」,立法院究竟該不該埋單呢?

重建權責相符體制

2016年民進黨全面勝選,是百姓對馬政府的霸道、國會失職,表達強烈不滿,也是我們對蔡總統要兌現親筆簽下「全面憲改」承諾的殷殷期待。蔡曾慎重宣示「未來無論是否重返執政,民進黨都會貫徹承諾,持續推動憲政改革」。對照蔡總統選後的沉默,以保障人權的名義補提監察委員,以年金要改革的名義提出考試院人事案。終究,我們無法仰賴政治人物的善意來彌補憲政體制的缺陷,更不可能奢望它自動癒合。
沒有徹底的憲政體制改革,走偏門的招數只會讓大家更加失望,無限輪迴體制缺陷夢魘。「全面憲改」,正是重建和台灣人民真實地生活在同一時空下,以積極保障「人民權利」為優先,建立權責相符的「政府體制」的新憲政體制。憲改才能救台灣,對權責失衡體制的改革不能再等待,總統也該直球面對國會了。

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秘書長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on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