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面臨5大危機該如何化解?
2015-12-10 08:50
【文/今周刊】
台灣的大學就讀率73%,全球第一,卻有67科系註冊率不到3成,學校為了招生,降低錄取門檻、放寬課業要求,教師感嘆「賣文憑」,大學倒閉潮來了,如何化解危機?
危機一:課業門檻降低 老師無奈坦言「賣文憑」
「填 志願的時候,學生通常會打聽『這所學校好不好念?』,為了招生率,我們當然不會對學生太嚴格、不隨便當人。你要說我販賣文憑我也承認,但那只是對無心課業 的學生;對想學的孩子,我一定認真指導,所以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」一位私立大學教師毫不諱言,自己任職的學校,為了留住學生,往往在打分數時「加倍呵 護」。
「面對少子化,大家普遍看到學生素質不如以往,但有沒有想過,可能是學校沒有提供學生適當的補救教學,甚至,是不是為了讓學生能早點過關,把標準拉低?」虎尾科大校長覺文郁,一針見血地點出大學供過於求,進而導致品質下降的後遺症。
危機二:高教資源稀薄化
儘管台灣的高等教育普及率高於上述國家,但一四年,每位受高等教育學生平均分配到的教育經費僅六千三百美元,遠低於OECD會員國二○一二年平均的一五○二八美元。
每生平均教育經費的巨大落差,固然與各國經濟規模及大學學費水準有關;但也不能排除台灣大學生比率過高,稀釋了教育資源的可能。
吳思華就分析,考慮購買力平價後,台灣的每生教育經費與OECD國家差距,並沒有數字顯示得這麼大;但他也坦言,「其他國家念大學的人沒這麼多,我們的學生比較多,經費就分散了。」
危機三:高等教育已無法促成社會階級流動
所 謂「同等受教育的機會」,只的是任何人可能靠自身努力,爭取進入大學殿堂,並獲得改善家計、翻轉命運的機會。然而,政府為了降低競爭壓力選擇廣設大學,結 果不僅使資源稀釋、犧牲教育品質,更因為政府將有限資源投注在少數「頂尖大學」身上,形同在大學之間創造階級,當然更加深了階級翻轉的難度。
高等教育間的階級差異,只要從政府補助的經費與學校財報著眼就能一目了然。台大、清大、交大、陽明等頂尖大學的每生分配經費,皆超過一萬美元;相對而言,私立大學及科大的每生分配經費就呈現絕對弱勢,大多在三到四千美元之間
也就是,從教育資源與教學品質的角度來看,能夠創造「翻身效果」的管道,從以往的「大學」窄門,變成了更狹窄的「一流頂尖大學」。
危機四:高教師資老化 優秀人才出走
根據教育部統計,目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國內大學院校教師,年齡高於五十五歲;也就是說,未來十年,這四分之一的教師,將陸續退休。
教師退休潮的解方,無疑是在保留優秀教師之餘大力吸引國外優秀學術人才來台任教,但台灣僵化的敘薪制度與繁瑣的評鑑升等程序,不僅讓大學難以對外爭取優秀學術人才返國或來台,更讓原本留在國內的人才一一被高薪挖角。
危機五:學用落差嚴重
「科大電子系學生只要會操作馬達、考到一張室內配線技士證照,出社會月薪至少都有五萬元。但一班四十個學生畢業後進入相關行業的,常常只有六、七個符合這些標準,其他人做得都是低階服務業。」華夏科大電子系助理教授王順德這段話,完全點出了台灣高等教育的失能現象。
事 實上,過去二十年,台灣每年大學生人數增加了兩倍;成長比率最高的學門包括電算機、人文、法律等科系。但這樣的人才培育方向,與就業市場顯然脫節,就連台 灣最強的科技產業也不例外。一位資深外商人資主管分析,「電機、資訊科系畢業生這幾年開始過剩,前段國立大學畢業生可能比過去更加優秀,但有更多中後段畢 業生,連該做什麼都不清楚。」
解方一:放寬大學管制 形成良性競爭
針對迫在眉睫的「大學退場」問題,教育部顯然已決定借助「看不見的手」之力,讓招不到學生的私校自行被市場機制淘汰;而自由公平的競爭環境,無疑是市場發揮功能的前提。
政 大校長周行一就建議,教育部不妨放寬管制範圍,在不違反法令及公益的前提下,開放私校擁有規劃辦學形式、收費標準,甚至招生名額的自由;如此一來,私校辦 學得以更接近「多元」、「特色」、「自由化」的目標,假如出現類似美國常春藤聯盟的優秀私校出現,也能間接刺激公立學校進步。
「美 國最有名的創業學校巴布森學院(Babson College)、強調實務的柯林學院(Collin College)規模都不大,但卻因為辦出特色,成為全球學習效法的對象。」台科大校長廖慶榮也呼應周行一觀點,認為官方一旦放寬對教學內容、學費的管 制,不但還是能讓體質不佳的學校退場,更可能發掘出更多特色學校。
解方二:公開校務資訊 避免學生踩地雷
公開透明的資訊,是市場機制得以順暢運作的另一項重要因素。
除了十二月首度公布的大專校院系所的註冊率、「教育部若要將決定大學存亡的責任交到學生手上,至少應該公布財務狀況、專任教師數量、生師比、學生畢業率、畢業生升學就業狀況等資訊。」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指出。
公開校務資訊,讓學生挑選校系前有足夠判斷依據,一方面可避免學生踩到「地雷」,挑到岌岌可危校系就讀;另一方面也讓沒有市場競爭力的校系,在自然淘汰下被迫退場或轉型。
解方三:宏觀調整人力培育 解決產學落差
「理 想狀態下,我認為高職生畢業後應該有七成直接就業,三成升學,但台灣的高職生,大概有九成繼續升學。」台科大校長廖慶榮分析,由於多數高職生仍以升學為第 一優先,原本屬於技職體系的高職,也因升學表現而產生「明星高職」與「一般高職」的分類,幾乎與普通高中系統沒有差別。
廖慶 榮建議,既然「明星高職高中化」已是事實,教育部不妨直接將高職教育分為「升學型」與「就業型」兩種學程,升學型職校重視基礎學科,就業型職校主攻實務技 術。政府如提供就業型職校較高的獎勵補助,就能達到讓學生以就業為優先的效果;針對選擇就業的高職生,政府也應提供健全的回流教育管道,一方面縮小「產學 落差」,同時也讓技職科大的學生來源也得以更加多元。
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指出,儘管大學系所的彈性調整,無論如何都難以追上產業變遷的速度,但政府至少可以透過跨部門合作預判趨勢,調節人才供給,目前教育部已停止開放新設餐飲管理系所,未來也可以更加積極,鼓勵大學投入長照護理等新興產業。
更多資訊詳見《今周刊》NO.990期封面故事「搶救大學崩壞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