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tjfer.com/detail/g6269506469265637633/
伯牙和鐘子期間的故事:一曲肝腸斷,天涯何處覓知音?三更苦淚流,歲月幾時逢摯友
史歌長輪 2016-04-04 09:46
電影《功夫》裡的琴音殺手天殘、地殘一句“一曲肝腸斷,天涯何處覓知音?”堪稱經典,《 功夫》裡所用樂曲名稱叫《箏鋒》,當然這裡電影裡有一個失誤,電影裡用的是古琴,演奏的曲子卻是古箏曲。
“一曲肝腸斷,天涯何處覓知音。”古人以知音難求來表達精神上的高處不勝寒,而今電影以曲來襯托高手之高手的無敵手後落寞的心態。
而這句話 出自古曲《廣陵散》,其原曲文為:
一曲肝腸斷,輕羽此去莫留連,更有南國花正好,莫向白蘋洲上獨歎秋水寒。
二曲肝腸斷,深院梨花相謝早,五馬羅堂久徘徊,油壁桐車載君去,去時盈盈紅淚滿紅綃。
三曲肝腸斷,落花為雨儂為愁,秋千架上看笑靨,而今都隨海棠瘦,唯自弄笛別院憶蘭舟。
四曲肝腸斷,琵琶不語琴絕弦,鸚鵡架前說心事,垂畫雙立秉燭觀,但得青鳥傳信與香媛。
五曲肝腸斷,往事何堪憶從頭,剪花笑談燈影瘦,而今紅螺漸蒙愁,明月華衫霓裳能記否?
六曲肝腸斷,欲傾心事無所藉,還自南園撫霜枝,雲台黛色蒼煙裡,問君此去還謀定佳期?
《廣陵散》的故事:
“廣 陵”是揚州的古稱,“散”是操、引樂曲的意思,《廣陵散》的標題說明這是一首流行於古代廣陵地區的琴曲。這是我國古代的一首大型器樂作品,它萌芽于秦、漢 時期,其名稱記載最早見於魏應璩《與劉孔才書》:“聽廣陵之清散”。到魏、晉時期它已逐漸成形定稿。隨後曾一度流失,後人在明代宮廷的《神奇秘譜》中發現 它,再重新整理,才有了我們現在聽到的《廣陵散》。
琴 曲的內容據說是講述戰國時期聶政為父報仇,刺殺韓王的故事。 嵇康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大師,他寫的《聲無哀樂論》、《難自然好學論》、《太師箴》、《明膽論》、《釋私論》、《養生論》千秋相傳,並且他彈得一手好琴,尤 其善於演奏《廣陵散》,倍受人們關注。當時與他齊名的還有比他大十三歲的阮籍,音樂史上常有“嵇琴阮嘯”的說法,但在思想和人格上,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 籌。嵇康對那些傳世久遠、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,更深惡痛絕那些烏煙瘴氣、爾諛我詐的官場仕途。他寧願在洛陽城外做一個默默無聞而自由自在的打鐵 匠,也不願與豎子們同流合污。他如癡如醉地追求著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:擺脫約束,釋放人性,回歸自然,享受悠閒。
熊 旺的爐火和剛勁的錘擊,正是這種境界絕妙的闡釋。所以,當他的朋友山濤向朝廷推薦他做官時,他毅然決然地與山濤絕交,並寫了文化史上著名的《與山巨源絕交 書》,以明心志。 不幸的是,嵇康那卓越的才華和逍遙的處世風格,最終為他招來了禍端。他提出的“非湯武而薄周禮”、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的人生主張,深深刺痛了統治階級的要 害:嵇康如此藐視聖人經典、痛恨官場仕途,長久下去,豈不危害我太平江山的統治,此人非殺無以正民風、清王道,這裡不是現成有個呂安的案子嗎?將他牽連進 去,既可殺之,又不會施人以柄,豈不妙哉。於是,在一些仇視嵇康的小人的誹謗和唆使下,西元262年,統治者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。
在 刑場上,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,請求赦免嵇康,並要拜嵇康為師,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,但這種“無理要求”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 納。而此刻嵇康所想的,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,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。他要過一架琴,在高高的刑臺上,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 們,彈奏了最後的《廣陵散》,錚錚的琴聲,神秘的曲調,鋪天蓋地,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。彈畢之後,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戳,時年僅三十九歲。
【典故】“高山流水”:
歷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伯牙和鐘子期間的故事。
伯牙原姓俞,名瑞,伯牙是他的字,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(今湖北荊州)人,後在晉國當大夫,在一次回鄉途經漢水,鼓琴時遇到鐘子期,結為兄弟,並約定來年中秋再見,不料,第二年,伯牙赴約時,子期已病故。伯牙于墳前祭拜後,摔琴以謝子期知音之情。
據《呂氏春秋.本味篇》載:伯牙鼓琴,鐘子期聽之,方鼓琴而志在泰山,鐘子期曰:“善哉乎鼓琴!巍巍乎若泰山”。少時而志在流水。鐘子期曰:“善哉鼓琴,洋洋乎若流水”鐘子期死,伯牙摔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琴,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。
“高山流水”曲同樣也是出自於這個典故,伯牙可以稱作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古琴家,而鐘子期則可被稱作最早的音樂鑒賞家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