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安夜習俗VS除夕夜習俗
文/董易林
|
|
今天是12月24日,耶誕節前夕,平安夜。
這個夜晚,歐美人一般都會趕回家中團聚。聖誕之夜必不可少的節目是Party或聚會。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,共進豐盛的晚餐,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 的火爐旁,彈琴唱歌,共敘天倫之樂;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,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一個幸福、祥和、狂歡的平安夜、團圓夜。聖誕之夜,父母們會 悄悄地給孩子們準備禮物放在長統襪裡。
基督教社會中,平安夜這天,每家按傳統都要擺放一棵聖誕樹。當晚,全家人團聚在客廳中,圍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,互相交換禮物,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,表達內心的祝福和愛,並祈求來年的幸福。
相傳,耶穌誕生的那一晚,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,突然聽到上天的聲音,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,耶穌要作世人的王,天使通過牧羊人把消息傳播給人類。
後來的“報佳音”據說就是人們效仿天使,在平安夜到處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,直到今日,“報佳音”已經變成耶誕節不可缺少的節目。
通常佳音隊約由二十名青年人,加上一位裝扮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聖誕老人組成。在平安夜晚上,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。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聖誕歌曲,小天使告知大家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,大家一起禱告唱歌,最後聖誕老人派送聖誕禮物!
聖誕夜的高潮是基督教堂在聖誕夜舉行的活動。聖誕夜彌撒一般分為兩次,晚上9~10點的一次對教眾舉行;另一次是子夜時分的大彌撒,這是聖誕夜的高潮。子夜大彌撒在午夜結束,此時,正好耶誕節來臨,常常伴隨著教堂的鐘聲,敲響了對世界的寬恕、祝福和歡樂、幸福。
名稱不同,日子不同,但東西方人民對於平安幸福生活的嚮往是一致的。中國傳統節日的春節,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那也是無可替代的,而與西方平安夜有異曲同工之處的除夕夜,也自有屬於中國人的精彩。
|
|
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,它與春節(正月初一)首尾相連。"除夕"中的"除"字是"去;易;交替"的意思,除夕的意思是"月窮歲盡",舊歲至此而除,來年另換新歲。除夕夜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,消災祈福為中心。
除夕的習俗相傳源于周、秦時期,每年將盡的時候,皇宮裡要舉行"大儺"的儀式,擊鼓驅逐疫癘之鬼,稱為"逐除"。
除夕夜的主要活動有三項:吃團圓飯,守歲,祭祀。
這晚家人團圓,歡聚一堂,吃團圓飯。除夕夜,離家在外的遊子不遠千里萬里都要趕回家來,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;餃子的“餃”和“交”諧音,取更歲交子之意,非常吉利;此外,餃子因為形似元寶,過年時吃餃子,也帶有“招財進寶”的吉祥含義。
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,守歲之俗由來已久。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《風土志》:大家終夜不眠,以待天明,稱曰“守歲”。
“一夜連雙歲,五更分二天”,除夕之夜,全家團聚在一起,吃過年夜飯,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,通宵守夜,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,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
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:年長者守歲為“辭舊歲”,有珍愛光陰的意思;年輕人守歲,是為延長父母壽命。
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,直到今天,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。蘇軾《守歲》名句:“明年豈無年,心事恐蹉跎;努力盡今夕,少年猶可誇!”
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,春節也不例外。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、水果、香火、鮮花以表心意。
不管是平安夜還是除夕夜,孩子們都是最開心的的:聖誕老人的禮物讓孩子們期待;放鞭炮,收壓歲錢,也一樣是孩子們心心念念的。
留言列表